Search

※新書分享:《#風陵渡》※​

龍青〈《聊齋》的另一種讀法〉​
​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※新書分享:《#風陵渡》※​

龍青〈《聊齋》的另一種讀法〉​

我堅持,以妖蠶食你,​
蠶食挑燈徹談的​
每一個夜晚。​

可以紅袖添香​
讓泛黃的書頁爬滿蜈蚣​
你我應和的詞句​
必須,沾滿青竹絲的涎液​
一具身體輾壓過另一具​
從油菜花的香氣​
到玉桂樹的蜜​
我們讓蔚藍絕望​
讓翅膀絕望​
讓昭然欲揭的早晨和盛開絕望​

意淫屬於書生,愛屬於我。​
妖,必須妖冶毒烈​
清風子夜,再荒謬不過人世​
再荒謬,也不過人言。​

〆〆〆〆〆〆〆〆​

#龍青 創作、親寫​
#林思彤 賞析,粉專 林思彤的臨詩瞳

※收錄於龍青詩集《風陵渡》(#書林出版,2020年12月)​

※小編 思彤 賞讀:​

龍青擅寫女子的情愛和嬌媚,她筆下的女子,皆具有妖媚且顛倒眾生的形象,一如此詩中,彷如青蛇般妖媚的女子,與愛人的纏綿。從《聊齋誌異》中走出來的女子,都是妖媚的妖魅,她們如同人一般,也有愛恨嗔癡。此詩帶領讀者進入現代聊齋的情境,並不直述雲雨,卻充滿春光旖旎的想像。當蛇妖的蛇腰纏上書生,這樣的歡愛繾綣,卻帶有絕望的意味。畢竟妖的形象是妖冶毒烈的,就算是善良不害人的好妖,就算是真心意愛的好妖,只想和愛人長相廝守的好妖,卻也被人言所困,不得不被拆散。無怪乎詩人末句的反轉,再荒謬,也不過人言。具有「人言可畏」的意味,令人思索,難道人不比妖可怕嗎?人心之難測,眾口之鑠金,比起妖,或許更為毒烈。詩人的巧思反轉之功力,於此詩可見一斑。​

※《風陵渡》(引自書介)

「你的詩我叫家人唸給我聽,我很喜歡。詩人常常失之青澀,但青澀自有青澀之美,年輕人作老人腔,相反不自在。」 ―瘂弦

「龍青的詩,將複雜幽微的心理體驗與語言的創新衝動融於一爐,互為表裡,剛柔並濟,亦如其人,這是她的動人之處。」 ―陳先發

她說:詩,必須在孤獨最深的地方,否則,就不需要寫詩。

孤獨,是一種天賦,也是一個詩人寄寓其中的真正住所。這種寄寓,也是蜷縮,在詞語形成的獨特空間,蝸牛一樣蜷縮,以逃避外部的世界。

她將廣遠化為內在,將每一次遠行,當作詩人另一種身份的回歸。那流年中虛構的美人計,不可抵達之處,在詩人遙望敬亭山時,奇幻迷人,又隱隱作痛。她是一個在修辭上走鋼絲的人,每一次摔下來,都使她把自己繃得更緊。她的詩寫反復證明:一首拒絕解讀的詩,往往有很多種解讀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